明知道是赃物仍出售,构成犯罪? |
分类:法规解读 时间:(2023-09-21 14:17) 点击:36 |
赃物是因犯罪而取得的财物,有人明知是赃物,为获取非法利益,仍进行出售,殊不知是犯法了。 网友咨询: 明知道是赃物仍出售,构成犯罪? 律师解答: 明知是赃物仍然出售、购买的都是违法行为,可能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。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一定是违法行为,所以是否以犯罪论,都不碍于公安机关依法追缴,买了赃物的人必须无偿退赃。但如果是不知情的人购买,此行为是不违法的,但是赃物还是得退,只不过我们可以向卖家要求赔偿。 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、转移、收购、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、隐瞒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此处的“明知”不要求明确知道,包括推定为应当知道的情况,例如,没有正当理由以明显低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财物、无正当理由协助转换或转移财产,收取明显高于市场的“手续费”等情形,除有证据证明确实不知道外,可以认定被告人明知系犯罪所得及其收益。 律师解析: 在对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罪中对“情节严重”进行把握时,除了要坚持法律及司法解释关于“情节严重”的数额、次数等标准外,还要结合具体案件中被告人的主观故意、犯罪对象、上下游量刑平衡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。 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,保护公民的合法财产不受侵犯。遏制盗窃犯罪的一个重要方式,就是拒绝购买盗赃。如人们自觉抵制购买盗赃,其流转价值无法实现,盗窃行为的“吸引力”自然大打折扣。 【法律依据】 《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 【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】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、转移、收购、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、隐瞒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。 单位犯前款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